星期二, 三月 29, 2011

第十九周:Eat Pray Love

继续上课做功课的日子。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accounting, marketing, 这三门功课,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作业。主要是前两门功课我不用看书也可以应付功课了。对于这样天天应付的日子还是觉得不够“营养”。生活或者工作似乎全都是在“赶”时间。事事拖到最后一分钟。最后却能“如释重负”。

???
我们的marketing 最后的group assignment:professor买了随随便便乱七八糟一袋零碎,要我们“制造”我们自己的产品,最后进行presentation 完成marketing 的工作。我们小组是在周四进行presentation。我们居然能够在周三晚上最后“拼”出那个神奇的“robotic cleaner”。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印度同学的“engineer” 的基本功夫。可真不是盖的。

周三晚上5.00~7.30pm 是“communication” class。这次讲的是进餐礼仪。还真是不容易。欧洲和北美还有不同。最后实践起来也真是够有难度。如果像是pizza,我就直接用手抓。如果这个也要用刀切,简直是没有滋味。老师很好,像极了我的好朋友。居然亲手烤了carrot cake。还真是好吃!!!吃完之后,就要继续作小组作业。从8.30pm 一直做到凌晨1点多。明天还要presentation。


看起来真的很像坦。还有“遥控器”呢。

这次我参与了presentation。虽然两条腿感觉在颤抖,可是还是极力控制紧张的情绪。如果是用中文,... 唉。一直以为自己真的可以无所不能克服。其实不难,难的是自己真的有那么勤劳么?到现在四个半月了,自己好像没有专门练过表达呢。

Presentation完毕,总算松了一口气。别的小组作的“产品”也都很好看。有的手工真是不错。可惜是没有带相机拍下来。

星期五晚上在图书馆完成最后的报告。明天一早提交。不过合成和最后提交的工作就不是我的事情了。看来还真是分工明确呢。

星期六上午剩下的5 个小组presentation。下午就没有功课了。居然睡了一个下午。看来真是累坏了。像是几辈子没有睡足觉一样。

星期天下午开始准备“学期研究报告”的“中期检查”。明天(星期一)又要presentation。于是赶工再次开始。只是我的小组的partner 实在是不够“commitment”,有什么办法呢?即使心里极度不平衡,可是始终不能容忍自己也“什么都不管,随便随便”。所以就变成了亲历亲为。真是想发火打人。

星期一, 三月 21, 2011

第十八周:又开始天天做功课的日子

记得当时准备接受这个学校的offer 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告诉自己一定珍惜重回校园的日子!读书时最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这4个月读下来,仿佛依旧是本性难改,还是觉得无趣。还是... 没有按照当初的意愿一步步进行。被现实的功课包围着,每天都在疲于奔命中生存,当初的理想早已被束之高阁。安静的校园,虽然小,却也自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我又忘记了努力?又放纵了自己在电影世界中。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电影真好看。

《南极料理人》,即使是在南极那个冰天雪地,没有人烟的地方,更不能降低对食物的要求。每一餐都竭尽全力作料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毛主席老人家的教导。反而被急功近利的我们望得一干二净。而在这部电影的一开头,一个场景深深触动我:在日本的南极基地的房间里挂着一条红色的字幅写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导演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呢?一部纯粹的日本电影,为什么要显示这样一幅字幅?而我们自己已经忘却了我们还有文化吧。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没呢?

商业理论学得越多越觉得这个功利的世界不可信,越发的使我想要脱离世界的轨道,开往无人认识我的荒野。

《海角七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的情书。 “要么留下,要么我跟你走”。

《Leaves of Grass》 
"It is irrational to fear an event if when that event occurs we are not in existence... and since when death is, we are not, and when we are, death is not. Then its irrational to fear death - Titus Lucretius Carus"

We should be afraid of birth.

星期一去医院作康复运动。好像是在做瑜珈。然后每天都要坚持的练习一下。一个人很难坚持。只是在临睡前躺在床上缓慢的踢几下腿而已。希望能够慢慢恢复力气。

这一个星期坚持早起:最早早晨6.30起床,6.55到教室,最晚也在7.25进教室。当然这个前提是早睡。最晚也就在凌晨1点。而且是倒头就睡。这个习惯应当继续保留。早晨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捧着一杯咖啡,精神最是集中了。这个时候就是要练习“TOEFL” 听力。一直在喝速溶咖啡,真是有点儿担心那些 creamer 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潜在威胁。但是实在抵挡不住“白咖啡”的香浓。仿佛这是我唯一的动力了。

星期二,星期三连续两天晚上跑去肯德基吃晚饭。

星期五下午在RECL参加“Investment in Asia”的讲座,直到下午6点才回来。坐MRT在 Vivocity出来,又去买了“东大门”的炸鸡腿($3.50)感觉是超值的。面包屑包裹着柔软的鸡肉,我再搭配两片烤香的白面包,最后一杯可乐,感觉这就是我最为惬意而自在的生活了。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可是却不能天天跑去买来吃。但是也许正是这样才让我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星期天:早上依旧起的很早。7.15起床,7.40 出门,在清晨的阳光下散步,学校门口弯弯曲曲的天桥上和路边突然冒出来好多只猴子。心惊胆战的穿越他们。

回到学校快9点。擦擦汗开始在图书馆安静的上网,看cocrporate finance 这门课的教授昨天上课提到的关于债券(bond)历史的纪录片电影。在网上找到,于是开始听。这才发觉枯燥的东西放进历史中就突然散发光彩,栩栩生辉。原来债券的起源 -政府发行债券向公众借钱,是为了解决战争经费的难题。而战争则是为了掠夺财富。这个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筹资手段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战争紧密相连。起源于意大利的城邦之间争夺战,为英法战争史上的滑铁卢战役的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冲到美国为内战化休止符。最近的大事件应该就是2008年开始的subprime crisis 以及进而演变的经济萧条。不知道我还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多久?

下午还是有课,额外加的,本应是1.15 pm,又临时改为5.30 pm。下午就坐在教室里看了电影《南极料理人》。晚上的课一直上到8.45。吃完晚饭(泡面),又开始做功课,12点要提交的小组作业。

一个星期就这样又过去了。





星期六, 三月 12, 2011

第十七周:病痛缠身,还好没有课

3月7/8日 星期一/二
很无聊的课,research excellence and professional excellence,反正没有进到我的脑袋里。

右手无名指突然莫名的肿起来,发紫,肉刺的地方发黑,感觉中毒一般,下午出去food court 吃饭,越发感觉应该看医生。我可不想手指残废掉。那就生不如死了。吃饭回来直接进了Alexandra Hospital -Emergency紧急部门。哈哈。该不是上周五清洗那些古董之类的东西中了莫名的毒吧?

紧急部门的医生还没有看我的手指,反倒问我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倒是急得出口就问“一定是中什么毒了吧?该不会残废吧?”这一定是把他得罪了,看他样子本想说我“太娇气”可能,结果改口“太什么...了”。最后扔给我先去拍X光吧。这之前一定要我反复确认并签名"I am not pregnant". Damn it. 医生说拍X光可以确认骨头有没有发炎。如果骨头发炎,就有可能残废了。拍完之后回来是骨头还没有发炎。那就是皮脂感染了。至于原因不清楚,反正暂时是不会残废了。那就说明看得及时,但还是有残废的危险?得,看医生这个样子也是说不出什么来了,好得开了抗生素。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不过这也说明情况不容乐观吧?抗生素都开了!真怀疑还能对我起作用么?我从小打青霉素针长大的啊。

3月9/10日 星期三/四
既然有MC,自然光明正大不用上课。反正是些无聊communication 课程。

过的天昏地暗。没课的日子也没做什么。看了电影:
日本电影《山茱萸之恋》

国内电影《让子弹飞》,改编自马识途的夜谭十记,由姜文、周润发、葛优三位大腕级人物主演。真是充满智慧和斗争的电影,也超级搞笑。难得的电影。只是结局也是黯然。


死的死了,活着的也都离去。“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作为英雄的“张牧之”张麻子,最终也是一个人。他的追随者认为“他很好,但是跟着他太紧张”。这也是“高处不胜寒”的另一种方式解读吧。

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影片《The King's Speech》。

 
一个好的导师,是人生一辈子的财富。

3月12日 星期六
早晨出发,去McRitchie徒步。

出发了, hit on the road.

布置路线


彩色黑白一对比,还是黑白的比较有感觉。像是五十年代么?




要进山了,哈哈,感觉像是在打游击!cool!


我拍我的同学在拍我的同学。







8.30am~12.30am 累极了的一天早上。

下周又要开始上课了。

星期一, 三月 07, 2011

第十六周:考试

2月28日~3月4日
5天5门功课。终于又一个Term 结束了。

Research Method 这门课很是没有把握。一个跟统计很有关系的学科,怎么可能在两个周内速成。对于各种方法都是一知半解。很是疑惑。考试前一天的晚上学到将近凌晨4点。早晨爬起来9点。10点考试。庆幸的是问了DCP (Desperate Class Participation)问题,关于实际操作应用Excel 来检验Goodness to Fit。本来只想读读书本,搞懂理论。放弃这些实际的Excel 和SPSS软件操作问题。后来证明这些软件操作的问题确实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10分的题目,关于Goodness to fit。问题是还是不确定应用哪一个检验?z-testing, t-testing, or chi-square testing? 理论还是不过关啊。

Forget it。

学习的过程有苦有乐。我习惯了自己读书本。不过与DCP们一起研究问题也是未尝不可。反倒是检验了我学习上的漏洞。

3月2日 星期三, 考完了该死的RM,虽然明知道自己答得很没有把握,也知道明天的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有很多很多的文章要读。但是依据我的心情,和对考试题目的估计判断,我已经决定赌一把了。文章不是重要的。关键是教授上课的PPT,他的总结。所以我冒险放弃阅读文章细节。跑去GV Yishun 看电影《新少林寺》。在新加坡的最后一场。路上来回2.5小时,电影2小时,广告20分钟,看完电影在McDolad's 吃汉堡30分钟。5.30 出校门,最后晚上回来宿舍11点。洗刷完毕12点。坐在床上FB,1点钟睡觉。决定早睡(1点钟睡觉算是早睡,因为这是MBA的关键非常考试时期),明天精神饱满的早起,注意力集中的浏览教授的PPT。That's it。最后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没有出现明显的误差。Thanks GOD。




结局是无比的悲伤。
少林寺的方丈、净能、净海、净空、净觉最后都牺牲了。

*************************************************

星期五的下午,一群同学一起到NUS - 6 Kent Ridge Road。很难找的一栋小楼。为Acheology Lab 挖的一些陶器之类的古董作清洗工作。Volunteer。我们先来这边吃中饭。在NUS Hospital 的Canteen。这不是我常来的那个Canteen。所以没有喝到50cents 的好喝又大杯的咖啡。也没有吃到$4的、牛肉片又多又嫩的日式咖喱牛肉饭。因为一群同学走不动了。

吃完饭,历经千辛万苦、和一点小雨的洗礼,终于找到这栋小楼。
















晚上,IKEA吃晚餐。三文鱼片很好吃。
晚上回来练习跳舞,其实我是跟着凑热闹。印度舞。好玩。为了明天晚上欢送我们的前辈。

3月5日星期六
@Balistier Road 的Food court:Dignity Kitchen
今天又有招待老人家。除了我们学校的7名volunteers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小组的volunteer。我被分配到和他们一起帮忙order drink。原来光是coffee 和Tea 就有这么许多种:
Kipi O (冰)
Kopi C (冰)
Kopi O Siew dai (冰)
Kopi C siew dai (冰)
Kopi O sweet (好像也叫gao什么的)
Kopi C sweet
同样的在来一遍Teh。。。
然后还有Milo,Horlick,Iced dark chocolate,Bandung,Rebina,Iced lemon tea, Milk tea。

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这难不倒我。关键的是发音。我的模仿能力还不是很好。比如有位老伯要Kopi O Dian -什么是dian?我模仿一遍,可是那个卖coffee/tea 的aunty不懂啊。我就只好求救于另外一位本地小姑娘。还好她能理解,是要sweet,多加糖。听得旁边的一个小伙子风趣地说,“uncle, 不要太甜哦,不健康”。哈哈。总是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