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当时准备接受这个学校的offer 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告诉自己一定珍惜重回校园的日子!读书时最容易不过的事情了。可是这4个月读下来,仿佛依旧是本性难改,还是觉得无趣。还是... 没有按照当初的意愿一步步进行。被现实的功课包围着,每天都在疲于奔命中生存,当初的理想早已被束之高阁。安静的校园,虽然小,却也自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为什么我又忘记了努力?又放纵了自己在电影世界中。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电影真好看。
《南极料理人》,即使是在南极那个冰天雪地,没有人烟的地方,更不能降低对食物的要求。每一餐都竭尽全力作料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毛主席老人家的教导。反而被急功近利的我们望得一干二净。而在这部电影的一开头,一个场景深深触动我:在日本的南极基地的房间里挂着一条红色的字幅写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导演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呢?一部纯粹的日本电影,为什么要显示这样一幅字幅?而我们自己已经忘却了我们还有文化吧。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没呢?
商业理论学得越多越觉得这个功利的世界不可信,越发的使我想要脱离世界的轨道,开往无人认识我的荒野。
《海角七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的情书。 “要么留下,要么我跟你走”。
《Leaves of Grass》
"It is irrational to fear an event if when that event occurs we are not in existence... and since when death is, we are not, and when we are, death is not. Then its irrational to fear death - Titus Lucretius Carus"
We should be afraid of birth.
星期一去医院作康复运动。好像是在做瑜珈。然后每天都要坚持的练习一下。一个人很难坚持。只是在临睡前躺在床上缓慢的踢几下腿而已。希望能够慢慢恢复力气。
这一个星期坚持早起:最早早晨6.30起床,6.55到教室,最晚也在7.25进教室。当然这个前提是早睡。最晚也就在凌晨1点。而且是倒头就睡。这个习惯应当继续保留。早晨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捧着一杯咖啡,精神最是集中了。这个时候就是要练习“TOEFL” 听力。一直在喝速溶咖啡,真是有点儿担心那些 creamer 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潜在威胁。但是实在抵挡不住“白咖啡”的香浓。仿佛这是我唯一的动力了。
星期二,星期三连续两天晚上跑去肯德基吃晚饭。
星期五下午在RECL参加“Investment in Asia”的讲座,直到下午6点才回来。坐MRT在 Vivocity出来,又去买了“东大门”的炸鸡腿($3.50)感觉是超值的。面包屑包裹着柔软的鸡肉,我再搭配两片烤香的白面包,最后一杯可乐,感觉这就是我最为惬意而自在的生活了。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可是却不能天天跑去买来吃。但是也许正是这样才让我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星期天:早上依旧起的很早。7.15起床,7.40 出门,在清晨的阳光下散步,学校门口弯弯曲曲的天桥上和路边突然冒出来好多只猴子。心惊胆战的穿越他们。
回到学校快9点。擦擦汗开始在图书馆安静的上网,看cocrporate finance 这门课的教授昨天上课提到的关于债券(bond)历史的纪录片电影。在网上找到,于是开始听。这才发觉枯燥的东西放进历史中就突然散发光彩,栩栩生辉。原来债券的起源 -政府发行债券向公众借钱,是为了解决战争经费的难题。而战争则是为了掠夺财富。这个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筹资手段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战争紧密相连。起源于意大利的城邦之间争夺战,为英法战争史上的滑铁卢战役的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冲到美国为内战化休止符。最近的大事件应该就是2008年开始的subprime crisis 以及进而演变的经济萧条。不知道我还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多久?
下午还是有课,额外加的,本应是1.15 pm,又临时改为5.30 pm。下午就坐在教室里看了电影《南极料理人》。晚上的课一直上到8.45。吃完晚饭(泡面),又开始做功课,12点要提交的小组作业。
一个星期就这样又过去了。
《南极料理人》,即使是在南极那个冰天雪地,没有人烟的地方,更不能降低对食物的要求。每一餐都竭尽全力作料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毛主席老人家的教导。反而被急功近利的我们望得一干二净。而在这部电影的一开头,一个场景深深触动我:在日本的南极基地的房间里挂着一条红色的字幅写着“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导演想要传递什么信息呢?一部纯粹的日本电影,为什么要显示这样一幅字幅?而我们自己已经忘却了我们还有文化吧。我们的文化又是什么没呢?
商业理论学得越多越觉得这个功利的世界不可信,越发的使我想要脱离世界的轨道,开往无人认识我的荒野。
《海角七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的情书。 “要么留下,要么我跟你走”。
《Leaves of Grass》
"It is irrational to fear an event if when that event occurs we are not in existence... and since when death is, we are not, and when we are, death is not. Then its irrational to fear death - Titus Lucretius Carus"
We should be afraid of birth.
星期一去医院作康复运动。好像是在做瑜珈。然后每天都要坚持的练习一下。一个人很难坚持。只是在临睡前躺在床上缓慢的踢几下腿而已。希望能够慢慢恢复力气。
这一个星期坚持早起:最早早晨6.30起床,6.55到教室,最晚也在7.25进教室。当然这个前提是早睡。最晚也就在凌晨1点。而且是倒头就睡。这个习惯应当继续保留。早晨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捧着一杯咖啡,精神最是集中了。这个时候就是要练习“TOEFL” 听力。一直在喝速溶咖啡,真是有点儿担心那些 creamer 会对身体产生什么样的潜在威胁。但是实在抵挡不住“白咖啡”的香浓。仿佛这是我唯一的动力了。
星期二,星期三连续两天晚上跑去肯德基吃晚饭。
星期五下午在RECL参加“Investment in Asia”的讲座,直到下午6点才回来。坐MRT在 Vivocity出来,又去买了“东大门”的炸鸡腿($3.50)感觉是超值的。面包屑包裹着柔软的鸡肉,我再搭配两片烤香的白面包,最后一杯可乐,感觉这就是我最为惬意而自在的生活了。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可是却不能天天跑去买来吃。但是也许正是这样才让我觉得还有什么值得期待?
星期天:早上依旧起的很早。7.15起床,7.40 出门,在清晨的阳光下散步,学校门口弯弯曲曲的天桥上和路边突然冒出来好多只猴子。心惊胆战的穿越他们。
回到学校快9点。擦擦汗开始在图书馆安静的上网,看cocrporate finance 这门课的教授昨天上课提到的关于债券(bond)历史的纪录片电影。在网上找到,于是开始听。这才发觉枯燥的东西放进历史中就突然散发光彩,栩栩生辉。原来债券的起源 -政府发行债券向公众借钱,是为了解决战争经费的难题。而战争则是为了掠夺财富。这个已经有600多年历史的筹资手段发展的每一步都与战争紧密相连。起源于意大利的城邦之间争夺战,为英法战争史上的滑铁卢战役的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进而冲到美国为内战化休止符。最近的大事件应该就是2008年开始的subprime crisis 以及进而演变的经济萧条。不知道我还能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多久?
下午还是有课,额外加的,本应是1.15 pm,又临时改为5.30 pm。下午就坐在教室里看了电影《南极料理人》。晚上的课一直上到8.45。吃完晚饭(泡面),又开始做功课,12点要提交的小组作业。
一个星期就这样又过去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