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八月 09, 2010

寻找华文书店的痕迹 - 追梦老舍

South Bridge Road

前一段时间读了老舍在新加坡逗留期间完成的小说《小坡的生日》。震撼于老舍的体验、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新加坡的描写如此吸引我,不禁又想起当年他一篇简简单单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就可以骗无数学子趋之若鹜地跑到济南读大学,也包括我在内。

所以,查找了一些资料,知道老舍当年很喜欢去的华文书店,如“世界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等,都在 South Bridge Road,因此趁这个周末比较轻松,就此走一走 South Bridge Road.
以此为起点,看到这家“佛牙寺”Budda Teeth Temple,就算到了Chinatown 了。


这棵大树正在路的中心,我在这里等绿灯。树的右边就是Maxwell 美食中心了。左边过了马路就是“佛牙寺”。


远处就是Maxwell 美食中心,被一排大树隐藏着。


沿着“佛牙寺”旁边的一条小巷进来,就是这个“牛车水大厦”(Chinatown Complex),二楼是美食中心,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有一次和同事过来吃煮炒,我专门跑到一家炒了40年馃条的老店等10多分钟买一份馃条。

面对着的就是“佛牙寺”的后门。每逢周末过来,总是很多人在这里下棋。
我坐在这里吃蛋糕。


绿荫下。。。


吃完蛋糕,休息一下,开始走上South Bridge Road。
看到这家“华侨银行”,仔细看上面的字,有“大坡”“分行”。
正是因为读老舍的《小坡的生日》,才查找资料知道新加坡还有“大坡”“小坡”的称呼。
“大坡”就是指新加坡河南岸这边Chinatown 、Tanjong Pagar 一带。而“小坡”自然是指新加坡河北岸Bugis 一带。




看到人力三轮车出来,这条古旧的巷子,有路灯,有开在房子侧面的窗户,有巷子深处的大树。


北京同仁堂 - 多么响亮的字号。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开进了新加坡?


詹美回教堂
James Mosque

途中还经过一个印度庙。
因为里面正在举行什么仪式,没有拍照。
可想当年,马来回教、印度教、中国佛教汇集在这一条街上
需要多么包容的态度?
也因此可以肯定尽管印度人、马来人、华人之间有众多不同,
但只要大家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这个世界就会少很多无畏的争端。


最终找到这栋“福海大厦”(Fook Hai Building),但是已经没有“世界书局”(172 South Bridge Road)的踪迹,对面也没有了“商务印书馆”。
这条路上还有一家“中华书局”,在44号,离这里应该还有很远,所以没有继续走过去。

50多年过去了,变化了的,没有变化了的,都凝聚在时光的隧道里,
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觉 ... ...



这里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


等绿灯亮,继续往前,很快就到新加坡河了。

看看这些树,就知道这条街道的历史了。

我继续往下走,经过新加坡河、国会大厦,去City Hall 对面的体育场Padang 看国庆日预演。

没有评论: